「現在的人真救不得,怎麼解釋都還以為我耍流氓。」李有青告訴記者,起初救人的時候他也猶豫了一陣子,擔心會遇到「碰瓷」,但是想不到做好事還是吃了一巴掌。
7月19日上午10點多,正是烈日當空的時段,李有青在太子路蘆淞區政府旁的一處公交車站等車。身旁一名女子突然暈倒在地。該名女子看上去20歲左右,臉色有些慘白,看上去應該是中暑了。
李有青就獨自將她抱到了公路橋下。「醒醒咯。」李有青首先試圖叫醒這名女子,但是她卻一直沒有反應。情急之下,李有青便拿出隨身攜帶的清涼油塗抹到她的太陽穴和人中等各處。同時想起中暑的急救措施,李有青又解開了她襯衣的第一粒扣子。
又過了幾分鐘,女子還是沒有清醒的跡象,李有青決定拿出手機撥打120。剛剛將手機拿到手上,沒想到的是,冷不防一個巴掌就甩了過來。「我當時真是完全想不到。」李有青鬱悶地說,這名女子醒來以後第一反應就是甩了李有青一巴掌。而為了避免進一步的誤會,李有青耐著性子向她解釋了一番。沒想到聽到解釋以後,該名女子只是客套地說了一聲謝謝,就轉身離開,隨後似乎是為了盡快逃離一般,搭上了一輛的士揚長而去。
「現在的人真救不得,怎麼解釋都還以為我耍流氓。」李有青告訴記者,起初救人的時候他也猶豫了一陣子,擔心會遇到「碰瓷」,但是想不到做好事還是吃了一巴掌。
好心施救為何還會被打?看到此事不禁聯想到扶跌倒老人被訛的一系列事件。從2006年「彭宇案」到許雲鶴、殷紅彬案例,一連串的「老人摔倒不敢扶、扶起老人反被訛」的事件,讓與之相關的社會、法律、道德問題再次成為輿論中心
好心做好事為什麼沒有好報?人與人之間的信任為何變得如此的不堪一擊?小編認為,即使有些個案讓我們寒心,但不能把個案當做自身冷漠的藉口,畢竟每一個人都會老去,都有需要人幫助,需要人攙扶的時候,不能因為別人的惡,而放棄自身的善。
標簽: 焦點事件 , 解中暑女衣扣